關於 P-CARDIAC

簡介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其中最有效去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措施是運用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最常見的風險預測工具是收集多方面的醫療數據,然後以統計學將數據簡化並計出分數去建立的,而「時間變化」或「同時使用的藥物」的影響不會包括在內。現時已有文獻提出,相比其他種族,常見的風險預測工具有可能高估亞洲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香港大學運用人工智能建立了一個針對華人群體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模型:華人個人化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分數(P-CARDIAC)。

目前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模型(如佛萊明漢、QRISK3)是基於非亞洲人群,並可能使用簡化的輸入,這會限制了其對個人的準確性。最近的研究也強調,風險評估是多方面的,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P-CARDIAC應用了香港醫院管理局 (HA) 的本地健康數據去研發。P-CARDIAC 透過包括分析臨床診斷、實驗室結果和用藥史等,參考超過120個風險因素,可以為香港華人群體提供更準確、更個人化的 10 年心腦血腦管事件風險預測。

P-CARDIAC希望為醫護人員提供先進的華人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工具,支持臨床決策並促進早期干預,配合國際治療指引來優化現有醫療系統的資源配置,最終達致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的目標。

P-CARDIAC模型的開發是由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共同努力完成,並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的資金支持。

認識團隊

核心開發者與首席研究員

徐詩玲教授照片

徐詩玲教授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羅銳邦教授照片

羅銳邦教授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黃志基教授照片

黃志基教授

羅肇群簡寶玲基金(藥劑學)教授
香港大學安全用藥實踐與研究中心主任

周業凱博士照片

周業凱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團隊

P-CARDIAC 項目和 HEARTWISE 研究是由香港大學研究人員、醫護人員及支援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共同致力於改善香港的心腦血管健康。

P-CARDIAC 和 HEARTWISE 研究團隊

研究進程

2020年12月

P-CARDIAC 開發開始。

2021年12月

P-CARDIAC 原型開發。

2022年1月

關鍵研究階段完成,推進模型開發。

2022年4月

TOPick 新聞報導 P-CARDIAC 模型。

2022年6月

新城電台訪談討論 P-CARDIAC。

2022年9月

P-CARDIAC 試點實施。

2023年10月

HEARTWISE 研究方案的開發。

2023年12月

am730 專欄發表。

2024年4月

HEARTWISE 招募開始。

2024年9月

明報和無線電視新聞報導發布。

2025年1月

新的合作夥伴關係擴展了我們與本地醫院的合作。

2025年2月

關鍵研究階段完成,推進我們的工具。

2025年3月

HEARTWISE 在多個地點啟動。